現正閱讀
我的大腦老化了?!想要活化大腦,你需要維持”這個習慣”!

我的大腦老化了?!想要活化大腦,你需要維持”這個習慣”!

其實所謂慣用手,這個概念是人類特有的。像貓、狗,或者黑猩猩、大猩猩等類人猿,都沒有慣用手。 為何只有人類才有慣用手? 這一點跟我們的大腦有很深的關係。依據近年的研究,我們相信,大腦的非對稱性應該與其相關。也就是,有理論認為「左腦司語言,因此掌管右手寫字」。 依照我們的意志行動,稱為「隨意運動」。接受大腦皮質上運動中樞的刺激,肌肉因應某種目的而收縮,做出有意識的運動。





本文摘自《活化大腦的15個習慣》


「慣用手」和大腦的關係

每個人都有慣用手。可能是小時候大人教我們「拿筷子時,哪隻手比較順,就是慣用手」的關係吧。

你是右撇子,還是左撇子呢?據說大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右撇子。

到底為什麼會有「慣用手」呢?

其實所謂慣用手,這個概念是人類特有的。像貓、狗,或者黑猩猩、大猩猩等類人猿,都沒有慣用手。

為何只有人類才有慣用手?

這一點跟我們的大腦有很深的關係。依據近年的研究,我們相信,大腦的非對稱性應該與其相關。也就是,有理論認為「左腦司語言,因此掌管右手寫字」。

依照我們的意志行動,稱為「隨意運動」。接受大腦皮質上運動中樞的刺激,肌肉因應某種目的而收縮,做出有意識的運動。

由於能隨意運動,我們的手和腳(特別是手指),還有臉部肌肉、眼睛等身體各部位的肌肉,都可以依照我們的意志自由活動。

如此不只達成按照自我意圖行動的目的;更能依據說話、表情等表現,成為社會生活時不可或缺的溝通方式。


相關閱讀: 想要活化大腦、提升免疫力?只要隨時隨地「揉揉手指」

大腦命令手部活動的機制

隨意運動首先要賦予動機。好比酷暑時,待在房裡感到悶熱,任何人都會想開冷氣,讓房間變涼吧。

那麼,大腦是怎麼執行這一連串的指令呢?

首先,透過皮膚上的溫度傳導,感應到炎熱,並把這個訊息傳到大腦的感覺中樞,使大腦知道天氣熱。

由於感到熱,為了打開冷氣,我們必須決定靈活、且有效率地活動手部的順序。在大腦的額葉有一個叫「運動輔助區」的地方, 完成運動的程序。

首先運動輔助區對一個叫「初級運動區」的地方下指令,初級運動區忠實地將指令傳遞給脊髓的運動神經。結果我們便伸出手,拿起遙控器,按下開關按鍵。冷氣機開始運作,不久,屋裡便涼快了。

皮膚上的溫度傳導,感應到氣溫變化,將「真舒服」、「還是很熱」、「太冷」之類訊息傳回大腦,大腦再來決定,是否要改變冷氣機設定的溫度。

像這樣,大腦使用廣泛的網路,讓我們為了某個目的,做出適當的動作。

當我們要寫字時,大腦怎麼運作呢?

有沒有寫錯字,字寫得好不好,這些資訊傳遞到視覺區。假如寫錯字,就會對手指下達新的運動指令,要求更正。

這時重要的是叫「前運動區」的地方。

前運動區根據感受到的資訊,做出相對應的動作,以及與該動作相關之企劃、準備,傳送到運動區,實際執行該動作。


相關閱讀: 為何要冥想?大腦得到休息,達到完全不同的意識狀態


使用「非慣用手」,活化大腦

你可能也已察覺到,使用慣用手比非慣用手,容易活動。

與其說,是隨自己的意志,不如說好像能夠自動執行似的。例如慣用右手的人,倘使用左手拿筷子的話,會變得像外國人一樣笨拙,無法自由的夾菜。

經過我們研究,發現非慣用手比慣用手,缺乏自動性的運動,更需要讓運動皮質興奮,讓運動相關領域活性化。

這項研究以健康的年輕成年人為對象,被研究者以自我節奏(隨意運動),及外在節奏(配合聲音運動),做出複雜的動作。具體實施的運動方式如前一頁的圖示。

這時,能讓平常不曾使用的非慣用手(我們大多數是右撇子,因此這裡說的是左手)運動。

做完複雜的手指運動之後,經功能性核磁共振顯影檢查,發現不論自我節奏或外在節奏運動,都可以使不同的運動神經迴路活絡。

也就是說,使用非慣用手,會增加大腦的血液流量。

「活化大腦」的基本作法,是盡可能多使用平常不太使用的大腦部位。這點非常重要。

由於使用非慣用手,會刺激大腦平常不用的部位,等於是在活化大腦。

慣用右手的我們,不妨嘗試用左手滑手機打字。光是使用非慣用手在手機上輸入文字,就已經活化了與隨意運動相關的迴路。

還有,視覺資訊不只從眼睛傳遞到前運動區,也會傳送到頂葉後部。用簡單的操作手機,不只活化運動區,還可以活化感覺系統,真可謂一石二鳥。

另外說起來,現在的年輕人操作手機時,喜歡左右開弓。這樣的操作法不是隨意運動,而是一種自動化運動(使用脊髓),說不定意外的無法活化大腦呢!

為了活化大腦,不只滑手機,建議大家多多使用非慣用手。


更多活化大腦的方法,請見《活化大腦的15個習慣》

使用「非慣用手」,活化大腦
 
你可能也已察覺到,使用慣用手比非慣用手,容易活動。
 
與其說,是隨自己的意志,不如說好像能夠自動執行似的。例如慣用右手的人,倘使用左手拿筷子的話,會變得像外國人一樣笨拙,無法自由的夾菜。
 
經過我們研究,發現非慣用手比慣用手,缺乏自動性的運動,更需要讓運動皮質興奮,讓運動相關領域活性化。
 
這項研究以健康的年輕成年人為對象,被研究者以自我節奏(隨意運動),及外在節奏(配合聲音運動),做出複雜的動作。具體實施的運動方式如前一頁的圖示。
 
這時,能讓平常不曾使用的非慣用手(我們大多數是右撇子,因此這裡說的是左手)運動。
 
做完複雜的手指運動之後,經功能性核磁共振顯影檢查,發現不論自我節奏或外在節奏運動,都可以使不同的運動神經迴路活絡。




我覺得...
傻傻的 ...
0
太棒啦!
0
生氣!
0
蠻贊成
0
超愛!
0
還好耶 ...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