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摘自《醫學瑜伽 解痛聖經:乾針名醫Dr.Victor精準對症,打造36式神奇醫學瑜伽療法,無解的常年痠疼痛都能自癒》
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(MPS)」是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忽略的病,原因在於診斷不易,而一小塊肌肉生病,卻也讓人全身都是病!
診斷困難,成了最易被忽略的「痛」
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(MPS)」是最常見,也最容易被忽略,原因在於身體的肌肉高達600多塊,其中的激痛點更是上千個,不可能每一個都去治療,因此醫師必須在聽到病人症狀後,就先知道是哪條肌肉生病了,才能快速解決疼痛。
要能正確找身體每一條精細的肌肉,並精準定位激痛點的方式,主要仍是靠手指的觸診(Palpation) ,搭配醫師解剖學的專業,觸診時的位置、大小、質地、彈性都是關鍵;隨著科技的進步,醫學教育漸漸著重醫學影像的判讀,諸如X光、電腦斷層等,卻忘記了上天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──雙手,其最敏銳的指尖觸感。
拜科技所賜,現有高解析度的超音波來輔助醫師找尋發病的激痛點,但效率與精確度仍遠遠不及手指觸感。加上醫師過度專科化,頭痛找神經內科、眼睛不適找眼科、耳朵不適找耳鼻喉科⋯⋯但透過對雞肉的了解,你會發現,一個小小的頸部肌肉出問題時,竟會引發頭痛、視力模糊、耳朵痛,甚至耳鳴,所有科別的症狀一起來!
鮮少有醫師被訓練來診斷此問題,而這種病人就會在醫院裡看各種科別的無數位醫師,卻找不到解藥;我的患者曾因此偏頭痛,看了長達7年的醫師,打針吃藥都沒好,一直活在痛苦與恐懼中。
相關閱讀:背痛到睡不著!五大瑜珈姿勢幫你紓壓解痛
熱門新聞
🔥藍白刪凍潛艦國造預算50% 國防部業務費30%預算 歷年最嚴重 影響基礎戰力
🔥台電預算遭藍白立委刪1000億電價恐漲 餐飲每月電費漲萬元
🔥你不罷他,他搞死你!! 各縣市藍委罷免名單、社群、下載連署書
推薦課程: 從姿勢開始:生活人體工學 & 痠痛自救法!
「代償效應」讓小痛變大痛
有時疼痛反覆復發,或治療完,反而出現更多疼痛,其實是因為身體早期出現異常時,沒有多加留意,出現了「代償效應」,什麼意思呢?
舉例來說,當我們跌倒、摔傷時,腳踝扭到,會覺得休息一下就好,沒什麼痛感就不予理會,此時可能就種下疼痛的種子!雖然不痛,但很可能已經發炎了,發炎的組織為了自保,當然會限制關節活動度,腳踝周遭發炎的肌筋膜被限制了關節活動度,身體只好讓腰臀及腿部肌群來代替做出步行等下肢活動,這些肌群就因過度使用而緊繃發炎,最後導致坐骨神經的問題。
所以有些人會發現,當最明顯的疼痛治療好時,這邊不痛了,反而跑出其他地方的疼痛,這時不要害怕,其實是醫師找到問題根源,讓大魔王原形畢露了!
局部的肌筋膜開始發炎、無法工作,就需要其他的肌群來幫忙完成原本的動作,此時會導致這些額外來幫忙的肌群過勞,產生更嚴重的筋膜炎,這就是肌筋膜的代償效應。
推薦課程: 工作疲累的救星:放鬆筋膜不求人!
長短腳也是疼痛根源!
長短腳、脊椎側彎、高低肩⋯⋯這些也可能是骨骼代償後出現的骨骼異常現象。當髖關節錯位時,將導致長短腳,骨盆為了平衡長短腳而歪向一邊,接著身體要平衡重心,因此脊椎開始側彎,同時帶來高低肩。而通常較長的這側,肌肉較容易過度使用,造成嚴重的肌筋膜炎,所以長短腳是否有矯正回正常位置,讓身體兩側肌肉能平衡使力,也是疼痛會不會好的關鍵!
相關閱讀:脊椎歪了渾身病!趕快拉背「30秒」
誰容易罹患肌筋膜疼痛症?
依結構性來說
姿勢不良、肌肉缺乏(肌少症)、過度使用(提重、運動過度、久站久坐等)、外傷(跌倒撞擊、拉傷、扭傷等)、動過手術(內部疤痕沾黏)、換過人工關節。
依系統性來說
自體免疫疾病(如僵直性脊椎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紅斑性狼瘡等)、內分泌疾病(如甲狀腺亢進等)、營養失調、睡眠障礙、缺乏運動等族群,或是天氣寒冷都容易有肌筋膜疼痛症。
依心理性來說
壓力、憂鬱、焦慮、精神疾病等容易引起肌筋膜疼痛。
相關閱讀: 提升免疫力、擺脫壓力焦慮!你應該練習的「深呼吸」七步驟
不可小覷的纖維肌痛症
纖維肌痛症(fibromyalgia)的產生是因為一個重大情緒的起伏,加上局部的筋膜傷害,演變成全身性的肌筋膜炎,開始全身刺痛麻痛、僵硬緊繃,難以入睡,焦慮憂鬱也會隨之而來。國際巨星Lady Gaga就曾公開提到自己罹患此症,飽受困擾,且宣布暫別歌壇。由此可見,只要我們活著,就可能會和此症交手,只是程度嚴重的差異性而已。
推薦課程: 工作疲累的救星:放鬆筋膜不求人!
疼痛自救!鬆筋解痛的醫學瑜伽
醫學瑜伽非常適合每一個族群,無論在預防、解決疼痛、保養、修復的身體保健非常受益。
瑜伽就是要彎折身體?
很多人誤以為瑜伽只是在拉筋,其實瑜伽起源於印度人在幽靜的森林中靜坐練習呼吸、內觀冥想,後來漸漸模仿各種動植物的型態,並運用於人體,發展為現今你熟知的瑜伽體位法。
但因瑜珈教學過度商業化,業者為吸引目光,常請模特兒做最彎折的動作,放在廣告宣傳上,塑造成美的象徵,導致民眾容易誤以為:瑜伽就是要凹到這樣、這樣拍照起來很美(帥)、我一定要比旁邊的同學做得更完美⋯⋯錯誤認知、比較的心態下,讓許多人只為了完成動作,忘記了最重要的「呼吸」「傾聽身體的聲音」。這就是為何在瑜伽風氣盛行的今日,每天都有因練習瑜伽而受傷的人上門求診。
其實,瑜伽有許多動作是在鍛鍊肌耐力和肌力,不只有拉筋伸展而已。舉例來說,平板式在鍛鍊核心肌群的肌耐力、倒立也是強化肌力的動作。做瑜伽時,不是只著重在動作是否到位、好看,而是想想做這些動作時,會運用到哪些肌肉、伸展哪些肌肉?並時刻察覺你的呼吸節奏、快慢、深淺,這些才是做瑜伽時,最重要的核心觀念。
相關閱讀: 想睡但全身僵硬疼痛?做做「修復瑜伽」,改善睡眠品質
醫學瑜伽找出身體弱點,加以補強
醫學瑜伽的特性在引導你找出自己不夠的肌力,加以鍛鍊;同時找出過度緊繃的肌筋膜,且已有痠痛或嚴重症狀者,更要勤做筋膜伸展,讓筋膜恢復健康的韌性,若筋膜的伸縮彈性良好,肌力又足夠,就像黃金盔甲般護身,足夠應付很多意外,像是跌倒或拉傷時,能保障自己免於疼痛,並加速復原;反之,筋膜沒有彈性,肌力也不足,身體就容易受傷、出現筋骨關節病變等問題。
頭痛、偏頭痛、眼壓高
高危險群:低頭族、電腦族、牙醫、外科醫師、搬重物、慣性聳肩、側睡。
可能的症狀表現:耳鳴、頭痛、偏頭痛、頭暈、噁心嘔吐、眼眶眼睛痠痛、眼壓高、乾眼、流淚不止、視力模糊、額頭痛、顳顎關節障礙、顏面神經失調麻痺、三叉神經痛。
「醫師?為什麼我的偏頭痛都好不了?」 每個人都有頭痛的經驗,但慢性頭痛就像不定時炸彈,無時無刻在啃蝕著我們的身心靈,在門診半數頭痛的個案,都已痛到引發焦慮憂鬱,轉而求助心理治療,甚至累積的藥物毒性都已侵蝕肝腎⋯⋯到底該如何有效遠離頭痛呢?
【醫療實例1】
醫學瑜伽成功擊退與預防偏頭痛!
陳小姐是不到30歲的語言治療師,因長期偏頭痛來求診 。她的偏頭痛通常有單邊眼睛乾澀脹痛、視力模糊,再來右肩頸會明顯感到緊縮,如果這時沒有立即吃藥或喝黑咖啡,眼眶與太陽穴會開始抽痛,接著暈倒嘔吐。由於症狀太嚇人,家人、同事們都很擔心她。但已看遍各大醫療院所,醫師都無能為力,醫學影像檢查也全部正常,最後只能開消炎止痛藥、肌肉鬆弛劑,但效果有限。
其實這是很嚴重的筋膜炎,在做了雙側胸鎖乳突肌的乾針治療後,我再三叮嚀,請她回家一定要持續做醫學瑜伽伸展,才能避免症狀再復發。
1個月後她傳訊息給我:「醫師,謝謝你,醫學瑜伽對我左側胸鎖乳突肌的放鬆幫助很大! 昨天原本有偏頭痛的預兆,我做了醫學瑜伽伸展後,一整天平安度過,我想有太多『不明原因的頭痛』都是肌肉引起的,我長達7年的偏頭痛終於有解了,感謝你! 」半年後,她再次傳訊息給我,她說自己已經不知道頭痛是什麼了!
推薦課程: 工作疲累的救星:放鬆筋膜不求人!
【醫療實例2】
每天15分鐘醫學瑜伽,頭痛不再來!
一位52歲的紡織廠女老闆,每當頭痛發作時,從肩膀到頸部、兩側的眼眶眼睛、額頭、腦、整顆頭都在痛。且一痛就24小時,隔天才會好,常因此失眠。通常她只要頭吹到風、壓力大,就開始痛,吃再多止痛藥都沒用! 有時痛到暈、天旋地轉,視力模糊需要人攙扶,還摸到有頸部硬塊 ⋯⋯
我立即診斷是胸鎖乳突肌激痛點已過度活化,造成肌纖維發炎肥厚,形成可觸摸的腫脹結節。所以一定要做乾針治療,治療完肩頸肌群後,她馬上感覺到放鬆。
過了半年,她回診時燦笑說:「謝醫師,自從上次治療後,頭痛沒再發作了,可能也是我每天都至少做15分鐘的醫學瑜伽,肩頸不再僵硬緊繃,也讓我工作效率提高、心情也變好,很多憂鬱煩躁的事都沒囉!」
更多醫學瑜珈內容,請見 《醫學瑜伽 解痛聖經:乾針名醫Dr.Victor精準對症,打造36式神奇醫學瑜伽療法,無解的常年痠疼痛都能自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