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臟病是現代人面臨的主要健康威脅之一,據統計,全球每年有1700萬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。儘管醫學進步,但心臟病的發生率仍在不斷上升。那麼,哪些人是心臟病的高危險群?有哪些警訊不容忽視?又有哪些飲食習慣可以預防心臟病?本文將為您一一解答。
心臟病高危險群
心臟病高危險群包括以下幾類人:
- 高血壓患者:高血壓是心臟病的頭號殺手。長期高血壓可導致動脈硬化,增加心臟負擔,引發心肌梗塞、心力衰竭等嚴重後果。如果您的血壓持續在140/90mmHg以上,就要提高警惕了。
- 糖尿病患者:糖尿病與心臟病密切相關。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,加速動脈硬化進程。統計顯示,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病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-4倍。
- 高齡人群:隨著年齡增長,心血管功能逐漸衰退,血管彈性下降,心臟供血不足的風險增加。65歲以上的老年人,患心臟病的幾率顯著上升。
- 肥胖者和久坐族:肥胖和久坐都是心臟病的高危因素。過多脂肪堆積會導致血脂異常,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;而長期久坐,會使心肌缺氧,加重心臟負擔。
相關閱讀: 代謝症候群帶來心臟病、中風和糖尿病風險! 該如何提升新陳代謝、自然變瘦,降低罹病可能?
4個心臟病身體警訊
除了以上高危人群,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,例如:吸煙、酗酒、熬夜、壓力大、飲食不當等。
那麼,哪些身體警訊提示你可能有心臟病風險呢?以下4個警訊需要特別注意:
熱門新聞
🔥教訓台鐵還是教訓乘客? 黃國昌刪除台鐵5000萬軌道結構安全預算
🔥藍白提案凍結業務費 國科會:竹科、中科、南科園區運作4月恐受影響
🔥恭喜準備漲電價! 國民黨堅持砍千億撥補 台電遺憾:預算是補貼全民
- 胸悶、胸痛:這是心絞痛的典型表現。如果你經常感到胸口悶痛,伴有上背、左肩、左臂放射痛,並在活動後加重,休息後緩解,就要高度懷疑是否有冠心病了。
- 心悸、心慌:心臟跳動突然加快,或者出現漏跳、停跳的感覺,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現。長期心律不齊,會增加猝死風險。
- 氣短、乏力:如果你在平地行走時,就感到呼吸困難、疲乏無力,要警惕是否有心力衰竭的可能。
- 下肢水腫:心臟功能不全會導致下肢、足踝水腫。如果你的小腿或腳背出現對稱性腫脹,按壓後可見凹陷,就要考慮是否有心臟問題了。
以上4個警訊,如果出現任何一個,都需要及時就醫,進行詳細的心臟檢查,切莫拖延。
相關閱讀: 腹部贅肉誤一生?心臟病、免疫問題都可能發生?
2種預防心臟病的食物
那麼,在飲食方面,哪些食物可以預防心臟病呢?以下2種食物值得推薦:
- 深海魚:深海魚富含歐米茄-3不飽和脂肪酸,具有降低血脂、減少血栓形成、穩定心律等多重保心效果。經常食用三文魚、金槍魚、鯖魚等深海魚,可顯著降低心臟病風險。
- 全穀雜糧:全穀雜糧如燕麥、糙米、全麥等,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,可以促進膽固醇排出,減少動脈硬化;同時,其低糖低脂的特性,也有助於控制血糖和體重,保護心血管健康。
除了多吃有益食物,我們還要少吃有害食物,如:高鹽、高糖、高飽和脂肪的食品。過多鹽分攝入會升高血壓;過多添加糖會導致肥胖和糖尿病;而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則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。因此,為了遠離心臟病,我們要學會看營養標籤,選擇低鹽低糖低脂肪的健康食品。
除了飲食,規律運動也是預防心臟病的重要手段。適度運動可以強化心肌,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,並有效控制血壓、血糖和體重。建議每周進行3-5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,如: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騎車等,每次30分鐘以上。
總之,心臟病雖然可怕,但它並非不可預防。只要我們提高警惕,注意身體警訊,並養成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,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臟病風險,擁抱健康長壽的生活!讓我們從現在開始,一起為心臟健康而努力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