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 icon 酷活 CoolLife

如何選擇適合植物的土壤?為什麼需要定期整土?植物一定要施肥嗎?


本文摘自 園藝の趣味科學:超過300張示範圖,園藝專家不失敗的107個種植法則


如何選擇適合植物的土壤?

要訣:選擇具「團粒構造」的培養土,讓植物根系得到良好的呼吸空間。

土壤的主要功能為:支撐植物、讓根系獲得舒展、幫助植物順利生長、供給植物開花結果的養分。好的土壤中必須要有適量的空氣(氧氣),讓根部得以呼吸。

植物的根系是會呼吸的,由根部表面的細胞(表皮細胞)直接吸取土壤縫隙中的氧氣。

如果土壤的排水性不佳,根系長時間地浸泡在水中時,就會因缺氧而產生窒息情形,長期下來會使根部腐壞、受傷變黑而後枯死。所以為了避免根部缺氧情形,需讓土壤裡的空氣保有良好的流通空間。


獨家商品

瓜地馬拉傳統手工製作,擁有神奇力量,
每晚把煩惱說給紓困人偶聽,它就會偷偷替你解決問題!

>>馬上購買,讓紓困人偶替你解決困擾!

此外,土壤需具有良好的養分,即使沒有時常供給液態肥或追肥,也足以供給植物之所需。所以選擇保水性、排水性適度的土壤,可帶來乾濕合宜的土壤環境,讓根系得以健康呼吸,是選擇土壤時的重點。
  
挑選土壤時,還需選擇具有一定程度大小的顆粒,小丸子般的結構=團粒化的土壤最為理想。若土壤的顆粒過小,土壤間的空間也會變小,可能造成根系生長與呼吸空間不足。當顆粒大小合宜時,水就能順利排出,減少積水情形,即能避免根部產生窒息情形。

團粒構造的每一顆土壤粒子都擁有吸附肥料的能力,表裡皆帶有肥料成分。

植物以先從表面吸取所需養分,當表面養分不足時,便可轉而向團粒構造裡面索取養分,這都得歸功於團粒化的土壤擁有儲存許多肥料之能力。

這種土壤保持養分的能力又稱為「鹽基置換容量」,保肥能力越高,其容量也就越多。「鹽基置換容量」依不同種類的土壤也有所不同,而團粒構造的土壤則是容量多的培養土。此外團粒也有保持水分的能力(保水性),即便突如其來的一場乾旱,也可以暫時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。

總而言之,讓根部擁有適度的呼吸空間,以及可以維持所需之養分的培養土,是栽種植物時最理想的選擇,唯有這樣的培養土才能讓植物順利地孕育生長。

相關閱讀: 與大地能量共舞!綠魔法的魔幻體驗(下)



為什麼需要定期整土?(花草、樹木)

要訣:定期整土可幫助帶入新鮮空氣,並活化微生物。

植物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後,會逐漸破壞土壤中的團粒結構。(參照第10頁),因此在前項植物栽種結束後,準備著手栽種下一個植物之前,必須先讓土壤獲得再生力。培養土要能夠再生使用,首先需進行的是翻土的步驟。經由將下層的土向上翻,上層的土向下翻(上下翻攪混合)的步驟,讓空氣充分地送達至下層的土壤。

送入空氣可讓原本處於窒息狀態的微生物開始活躍地活動,此時再加入新的堆肥及腐葉土等有機物,微生物便會開始分解這些有機物,變成適合孕育植物的土壤。整土作業不僅止於栽種的前後,種植期間或是植栽週遭的土壤有變硬的情形時,都應經常翻動之。經由翻土的過程,能夠讓新長出來的根延伸得更廣。

欲讓新鮮空氣進入土壤中促進活化,必須定期進行翻土的工作。


植物一定要施肥嗎?

要訣:肥料能補充植物所需的氮、磷、鉀,幫助生長。

植物無法和動物一樣,可以自行尋找食物,為了維持生命及生長,其所需的養分必須仰賴自身製造。植物以光合作用的方式進行養分的製造,又稱為「二氧化碳同化作用」,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後,藉由光能製造氧氣及碳水化合物,而製造出來的碳水化合物可作為動物的食物。

僅有二氧化碳、水及氧氣,仍不足以讓植物生存。植物生長尚需其他養分,如:蛋白質、氮、磷、鉀等,植物可由土壤吸取獲得。不過不論為哪一種性質的土壤,皆無法經常保有上述的養分。通常不同種類的土壤,會缺乏不同的特定養分,因此必須予以補給。

植物對於氮、磷、鉀的需求量極大,因此被稱為「植物生長三要素」,在植物的生長期間,應經常施用肥料補充之。


栽種後要避免立即施肥,為什麼?

要訣:栽種初期的植物根系可能受到損傷,施以肥料反而會造成根部腐壞。

在栽種的過程中,即使已謹慎進行,難免還是會不小心弄斷根系,造成損傷。對於受傷斷裂的根系而言,需要的是重新修復調養。如果此時施肥,根系不但無法吸收肥料養分,還會由該部位開始腐爛並漫延,導致植物損壞,最後枯死。

所以栽種後,為了避免前述情形,需先供給植物所需之水分即可,讓植物重新獲得修復。如在此時施加肥料,反而會阻礙水分的吸收,所以栽種後應避免立即施用肥料。



更多園藝知識,請見園藝の趣味科學:超過300張示範圖,園藝專家不失敗的107個種植法則




Exit mobile ver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