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正閱讀
脂肪就不好?脂肪太少你的身體會…

脂肪就不好?脂肪太少你的身體會…

本文摘自《脂肪的祕密生命:最不為人知的器官脂肪背後的科學與它對身體的影響》


脂肪究竟是什麼?簡單來說,脂肪是一種儲存能量的物質,或許也可說是游牧先民傳給後代子孫的遺物,因為他們經常挨餓度日,全靠脂肪才得以存活。到了現代,超市與速食連鎖店無所不在,脂肪似乎逐漸淪為不合時宜的生理產物,就連字典也將它定義為「動物體內自然合成的油膩物質,尤其容易堆積於皮下或內臟」,使得脂肪即多餘的觀念深植人心。

然而,一般人並不了解脂肪對生活的影響有多大。從管理能量、傳遞大腦信號到促進分娩,脂肪顯然是人體至關重要且功能多樣的一部分。雖然人類曾將脂肪視為毫無生命力的油脂,現代學者卻將它歸為一種器官。如果你對脂肪的重要性有所質疑,不妨試著想像身上毫無脂肪會發生什麼事。以下故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

零脂肪女孩

克莉絲汀娜生長於九○年代的紐澤西州瓦恩蘭,是個健康活潑的十二歲女孩。她的生活被課業、運動及朋友填滿,也開始對異性感到好奇。在她進入青春期之際,奇怪的事發生了:她體內的脂肪莫名流失了。對於一般發育中的女孩而言,瘦一點是值得高興的事,但克莉絲汀娜的狀況卻令人擔憂。她的外貌急遽變化,雙頰逐漸凹陷,四肢越來越消瘦。很快地,她身上其他部位的脂肪不斷消失,身軀日益萎縮,看來就像披著衣服的骨架。

詭異的是,她的胃口卻越來越大。她回憶道:「我很餓,總是吃到覺得不舒服才知道飽。我無時無刻都在吃,根本停不下來。」儘管吃個不停,她還是不斷變瘦。

克莉絲汀娜的父母認為這只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,無須擔心,因此她想吃多少,就讓她吃個夠。有些朋友甚至羨慕她食量這麼大卻還能這麼瘦。然而,她的體重仍然不斷下降,瘦到連朋友都認不得她。

大量進食,體重卻急速減輕,著實不尋常。不久後,出現另一件怪事。克莉絲汀娜的手臂長了腫塊。起初前臂只有幾個包,後來卻冒出越來越多軟綿綿的水泡,而且遲遲不消。她的父母見狀擔心不已,帶她去看皮膚科驗血。

檢查結果令人震驚。克莉絲汀娜的總膽固醇為950毫克/百毫升(mg/dL),以她的年齡應該低於170毫克/百毫升才算正常;她的三酸甘油酯應該落在150毫克/百毫升左右,但測得數值居然有16000毫克/百毫升;她的餐後血糖高達500毫克/百毫升,是正常人的五倍。基本上,克莉絲汀娜的血液中可說充滿了脂肪、膽固醇與糖分。

皮膚科醫師看完驗血報告後,判定克莉絲汀娜的症狀是新陳代謝出了問題,立刻將她轉診至費城兒童醫院(Children’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)內分泌科。

一開始,醫生診斷克莉絲汀娜患了糖尿病,開始進行相關治療。但她的健康不見起色,即使吃了糖尿病藥,體重還是直直落,胃口仍舊大增。她回想:「我可以吃下屋裡所有東西,就算不是食物也沒關係。我拿到什麼就吃什麼,譬如蘑菇罐頭等等。情況開始失控,嚴重到爸媽不得不把櫥櫃都鎖上。我發現食物上鎖,就坐在地上大哭大鬧。」

她手臂上的腫塊開始蔓延,從肩膀到腳趾,無孔不入。這些腫塊不但有礙觀瞻,還會發炎疼痛。她說:「光是碰到就痛得不得了。我的關節也長了腫塊,無法走路。洗澡會痛,吃飯也會痛,所以我只能使用特製的餐具。最後就連身體有一點小動作也會痛。」

這名內分泌醫師對此一籌莫展,後來想到自己曾在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(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)聽過艾莉芙.歐羅(Elif Oral)的一場演講。歐羅是內分泌疾病、糖尿病與新陳代謝失調專家,當時正在研究與克莉絲汀娜有相同症狀的病患。一九九七年三月,歐羅醫師替克莉絲汀娜進行檢查。

歐羅醫師回憶:「脂肪流失是很明顯的症狀。克莉絲汀娜到院時體內脂肪所剩無幾。由於這是我們專攻的研究領域,所以我一看就知道問題在哪。」歐羅研判克莉絲汀娜罹患脂肪失養症(lipodystrophy),亦即基因缺陷造成脂肪萎縮、最後全部消失的疾病。為了確認診斷無誤,歐羅醫師將她擴張至下腹部的肥碩肝臟進行切片檢查。由於她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偏高,因此也幫她做了腎臟切片。所有檢查結果都證明歐羅醫師的診斷正確。

導致克莉絲汀娜體重下降、胃口失控、血脂過高及皮下腫塊等病徵的謎樣原因,終於水落石出。由於她的身體缺乏脂肪來儲存過多的養分,這些養分便在血管內無止境地循環。隨著養分不斷累積,最終累積在肝臟和皮下腫塊內,進而引起嚴重的發炎和疼痛。

病因釐清了,治療卻不容易。克莉絲汀娜必須定期接受血漿分離治療,將血液從體內抽出、濾除脂肪與膽固醇後再重新注入血管中。她每週至多得經歷三次令人痛苦又疲累的漫長折磨。

更慘的是,這種病無法痊癒。醫師向克莉絲汀娜的家人表示,要做好她可能會因此死亡的心理準備。她說:「醫生說他們無能為力。我被迫休學。最後我還想著,如果會死,那我寧願死在家裡。我和家人都以為我過不了這關。國中和高中我都是在家自學。爸媽非常難過,尤其是媽媽,她很擔心,也很常哭。」

認識脂肪的漫長之旅

這場大病讓克莉絲汀娜與家人意識到,原來脂肪的構造與影響這麼複雜、其中牽涉的死亡風險如此之高。這無疑是場震撼教育。然而,更令人訝異的是,即使我們身處醫學發達的今日,對脂肪的理解仍舊淺薄。

針對脂肪如何生成、儲存於何處、人體以何種方式使用脂肪及何時使用等問題所做的無數研究,醫學界花費漫長的時間,終於拼湊出完整的馬賽克畫。這幅畫顯示,人的胃臟、胰臟和小腸會將吃進去的食物分解為胺基酸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。這些物質會進入循環系統,部分直接存入組織內,某些則由肝臟進一步分解和處理。

肝臟負責攝取消化完的食物,並將其轉換成身體可用於供應能量、促進生長及維持生理機能的物質。此外,肝臟也會處理一部分我們所攝取的胺基酸,並利用它們製造人體所需的蛋白質,之後再將剩下的胺基酸、碳水化合物、糖分與脂肪轉換成三種主要能量來源:葡萄糖、肝醣和脂肪。

熱量之於人體,好比金錢之於人類。貨幣是社會經濟中的必需品,而能量對於人體的運作也不可或缺。金錢分為數種不同形式,包含現金、活期存款帳戶和定期帳戶。我們會領現以便即時消費,有些錢存入活期存款帳戶方便隨時取用,有些則存入定期帳戶以備不時之需。人體內,葡萄糖的角色便如同現金,肝醣是活期存款帳戶,而脂肪則是定期存款。

葡萄糖是一種糖分,可立即供應身體當下所需的能量,因此角色如同現金。它可從食物中攝取,也可由肝臟製造。針對無法進食的病患,醫院會在點滴中加入葡萄糖,將養分輸至靜脈。

手邊有太多現金時,我們會將部分存入帳戶。人體的肝醣正如同預備金,由肝臟與肌肉從葡萄糖中製造、串成鏈狀再儲存以備未來之用。一旦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,人體便會開始分解肝醣,一次分離一個肝醣分子,並在必要時燃燒能量。

脂肪與葡萄糖全然不同。它不像糖原(glycogen),純粹由葡萄糖堆疊而成作為備用。脂肪分子(也稱脂肪酸)由十四至二十個碳原子互連而成,三個一組形成具有長鏈、柔軟彈性且可與細胞產生反應的三酸甘油酯,好緊密儲存於人體的脂肪細胞中。當人體的葡萄糖與肝醣含量過低時,三酸甘油酯會尋找脂肪並將其轉換為所需的能量。脂肪如同定期存款,不易取得卻能安全地儲存大量能量。

若以科學術語表示,人體製造脂肪的過程稱為「脂肪生成」(lipogenesis),而脂肪瓦解以釋放脂肪酸進入血管的活動則稱作「脂肪分解」(lipolysis)。人體大多於進食後才會進行脂肪生成,因為此時才有多餘養分可供儲存。

人體消化食物時,胰腺會釋放胰島素並向體內的細胞發出訊號,告知養分即將進入,讓細胞做好接收的準備,將其轉換成能量以立即使用或儲存備用。進食後,人體的葡萄糖含量會攀升(補足現金),接著肝醣含量上升(活期存款帳戶進帳),一部分的膳食脂肪儲存於脂肪組織中,而後多餘的碳水化合物、糖分、脂肪與蛋白質進入肝臟,經由脂肪生成轉換為脂肪。

脂肪分子從肝臟流至全身血管中,儲存於人體細胞(大多為脂肪細胞)中。脂肪分子會排除水分,聚集的效率也十分良好,平均四萬個脂肪分子不到五公斤重。如果換成同樣分量的肝醣或葡萄糖,重量會增為兩倍(包含水分的重量)。因此,我們應該感謝老天為人體創造了脂肪。

事實上,人類的大腦在運作時與肌肉活動時所使用的能量一樣多,其次則是肝臟、心臟、消化系統與腎臟。脂肪酸一旦進入細胞,碳原子會受化學作用而分解,產生人體可使用的能量。若葡萄糖與肝醣的含量下降,身體會從脂肪(即定期存款)中獲取能量。

如果脂肪功能失常,這一切便無法運作。人體攝取的脂肪與糖分不會儲存於脂肪組織內,而是進入血管、在循環系統中自由流動。它們會堆積在不該有脂肪的地方,例如心臟、肝臟和器官間的空隙,損害器官的正常功能。脂肪失常發展到最後,會引發糖尿病、心臟病與肝功能失常。

克莉絲汀娜因為罹患脂肪失養症而無法維持適當的脂肪量,因此無法將脂肪與多餘養分妥善儲存於體內,導致脂肪堆積在肝臟與皮下部位。儘管減肥節食的人都希望身上沒有脂肪,但要是體內欠缺脂肪,後果可是不堪設想。

更多脂肪相關知識,請見 《脂肪的祕密生命:最不為人知的器官脂肪背後的科學與它對身體的影響》



我覺得...
傻傻的 ...
0
太棒啦!
1
生氣!
1
蠻贊成
1
超愛!
0
還好耶 ...
0